发布时间:2025-10-15 18:15:15    次浏览
在浙江卫视7月15日首播的法兰琳卡《中国新歌声》中,身高180的“氧气女孩”白若溪以一曲空灵极具个人特色的《无处安放》,赢得了原作者汪峰导师的称赞,勾起了他关于这首歌曲的柔软回忆。目前生活在北京的白若溪身兼独立音乐人和音乐剧演员两个身份,自己有一个“迷你唱片公司”,还曾经出过专辑。虽然从事音乐工作多年,但一如她的名字一般,白若溪仍然矜持着最本真的自己,用自己纯净的声音和坚持的努力诠释了一个真正“追梦人”该有的样子。感恩小柯:梦想这个东西很神奇白若溪出生在一个充满音乐的家庭中,父亲会拉小提琴,而母亲更是会葫芦丝、古筝、钢琴等多种乐器。自小的耳濡目染让小白若溪每当哭闹时,只要一听到爸爸拉起小提琴就能立马安静下来。 而真正走上音乐这条道路则是从师从知名音乐人小柯后开始。作为小柯老师的学生,白若溪最初的工作是帮助他给新创作的音乐剧《凭什么我爱你》唱demo小样,历经两个人的创作整理后,有一天小柯老师问她:“你想演吗?”当时的白若溪还是一个躲在家中唱歌、羞于在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女孩,但是小柯老师对她说:“只要你敢就可以。”每每回忆起当时小柯老师对自己的鼓励和支持,白若溪还是充满了感激:“现在想想,小柯老师的胆子挺大的,他就觉得音乐剧一定要唱到你心里,不能因为演戏而唱的,是要把这个东西完全扎到你心里去表达。”虽然小柯让她这个新人上场是一个充满冒险的举动,“但是好在,我没有让老师失望。”“很感激小柯老师的是,他很有勇气,也给了我很多勇气,这个勇气对于当年的我来说是最重要的。” 走上音乐这条道路也真正打开了白若溪的梦想之门。从这部作品开始,她开始了自己的音乐剧巡演,经过几年在音乐剧上的磨练后,她也渐渐找到了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在11年,她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张EP《晴》,从前期制作到后期直板印刷,虽然只有为数不多的两千张,但还是让她久久不能平静。在印刷厂,看着歌曲的介绍页被一张张印刷出来,坚持了许久的她泪盈满眶,只留下一位哪里出错的印刷工人面面相觑。'对于他们来说,这只是他们日常工作中需要印刷出来的2000页纸,所以他们不能理解我的感受。'这首歌是写给哥哥的孩子的,后来小柯老师也很喜欢,就替她重新编了古典版。今年年初她推出了第一张专辑《卡西诺my love》,这张包含了她生活中诸多温暖小故事的专辑让她离自己的音乐梦想更近了一步。专辑在欧洲完成制作,而她则在制作间隙去了肖邦的故居。瞻仰着肖邦那方小小的旧房子,一切神奇的乐符就在这里诞生。她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梦想的力量亮:'有时候觉得梦想这个东西挺神奇的,不管你是出生在什么地方,当你能坚持下去、真心地爱梦想的时候,总会有人为你感动。' 自我坚持:把唱过的歌都变成我自己在登上《中国新歌声》舞台之前,白若溪已经参加过大大小小不少的音乐类比赛。所以当《中国新歌声》的导演组成员找到她的经纪人时,她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当时不想参加比赛,想安心做专辑,专心写些东西。' 然而在得知导演组诚意十足,表示:'他们听过我的音乐,了解到我喜欢的东西和我的风格,希望我能用我自己的方式、我喜欢的方式来这个舞台试一下。'这一点让她感触不少:'我是个唱歌的人、创作的人,我知道你在写歌的时候,你被对方接受认可,这其实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让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呈现在电视机前让她想来试一试:'想让大家了解,白若溪是这样子的,她把她唱过的歌都变成了她自己。'而在这个比赛舞台上,她也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对自己也没有过多的期望:'在演音乐剧的时候,我知道我是个音乐剧演员;当我在巡演的时候,我知道我是个做音乐的人,我有机会给你听我写的东西;但当我知道我是一个选手要站在那里的时候,我觉得我的心态还是会放回从第一步开始,就是最初的那个自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要认真,我要对得起这个舞台。' 坚持自我:'始终最开始的那个自己,把这颗心放在舞台上,如果你能把你自己心里的画面唱到ta的心里去了,那我相信一定会有人冲下来的。' 也正是这种对自己的坚持,让她收获了一票忠实粉丝,正如一位资深粉丝所说:“《中国新歌声》舞台上的大白兔(粉丝对白若溪昵称)和五年前的声音、五年前的感觉一模一样。那种清澈,那种好像打开了没有乌云的晴空,那是属于她自己最纯粹的声音。”惺惺相惜:汪峰是一个很柔软感性的人“我去到时的路上,还是那躺在公路尽头的月亮,电台里放着披头士,可那在我身旁熟睡的你在哪里。”当白若溪那空灵纯净的声音完美演绎这首《无处安放》时,一向冷静低调的导师汪峰在战车上已然按捺不住。柔软、触动人心的歌声一下子撩动了他坚强硬汉外表下的一颗柔软心灵。 而对于白若溪来说,选择《无处安放》这首歌,是因为其中的歌词让自己看到了童年的音乐梦想。音乐上的共通点让她和导师汪峰颇有点“惺惺相惜”的感觉,同样在音乐圈中的生活,也让她对汪峰在音乐上的纯粹充满敬佩:“人随着时间会越来越自我满足,比如说我已经很有名气了,我要怎么样怎么样。但是他不是,他还是很单纯地去做自己的东西,而且这个东西打动了我了。”汪峰导师也并不仅仅是他呈现在媒体镜头前的那个偏冷而坚硬的形象:“当他在台上讲述他和子怡的爱情故事的时候,对我来说并没有很大的反差,我习惯从歌曲去认识一个人。”正因为这一点,听过汪峰很多歌曲的她对自己的导师有着自己的理解:“有时候人们可能看他看得太表象了,他有很柔软的地方,只要你能接受他,你去善意地去了解他,他是很愿意打开自己去和你聊他的歌、聊他的音乐世界。”